WHO最新指南:婴幼儿需补充的关键营养素

2岁前是大脑发育、视觉、听觉等感觉通路的获得以及更高认知功能发展的关键时期,生命早期的营养状况对免疫力、智力的发展及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具有深远影响。因此,关注婴幼儿的营养补充对促进其生长发育,乃至成年后的健康都具有深刻意义。


图片


WHO于2023年发布的《6~23月龄婴幼儿辅食喂养指南(2023)》中强调,6个月~2岁的辅食喂养期间是生长迟缓和营养缺乏风险的高峰期,在这个时期选择健康的食物并养成长期的合理饮食习惯至关重要。

重点营养素补充的指南相关推荐
1、钙
图片

钙参与几乎所有生命过程,是骨骼、牙齿最主要的矿物成分,与人体骨骼健康关系密切。倘若缺钙则可能会导致宝宝生长迟缓,不易入睡、睡觉不实、夜间盗汗、出牙晚、牙齿排列参差不齐等问题,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,并增加各种慢性代谢病的风险,儿童期足量钙摄入不仅能保障其骨骼健康,还能减少日后发生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。


人体钙的来源全部依赖于经口摄入,包括食物、强化食品、药物、营养补充剂等来源的钙。奶类是儿童期最主要的钙源;其他含钙的食物还有豆类食品和绿叶蔬菜等。

表 1. 钙元素的参考摄入量

50cab3b7cff33d131578d49ea1a731f.jpg

*来源: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 参考摄入量(2023 版)》[4]

单位:mg/d;EAR:平均需要量,RNI:推荐膳食摄入量,AI:适宜摄入量,UL:可耐受最高摄入量

1、铁
图片

儿童铁缺乏可能演变为缺铁性贫血,儿童贫血原因中50%以上均由铁缺乏所致,贫血可对儿童体格发育、神经行为发育造成全方位的危害,生命早期缺铁会影响孩子的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发育,导致孩子容易生病,智力发育迟缓,且年龄越小,铁缺乏造成的危害就越大。


做好辅食添加是婴幼儿期预防铁缺乏的重要措施,常见的富铁辅食有强化铁的米粉和各种动物来源的食物,如动物血、肉类、肝脏、鱼类等。

表 2. 铁元素的参考摄入量

3543cfb463b708c48a9855577678b7c.jpg

*来源: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 参考摄入量(2023 版)》[4]

单位:mg/d;EAR:平均需要量,RNI:推荐膳食摄入量,AI:适宜摄入量,UL:可耐受最高摄入量

3、锌
图片

锌外号“生命之花”,是人体内仅次于铁含量的必需营养素之一。锌参与儿童生殖器官和性腺发育,维持正常食欲和味觉,并与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理功能密切相关。锌缺乏可引起认知能力受损,精神不振、生长发育缓慢、反复腹泻、头发发黄,易呼吸道感染等情况。


人体中的锌元素主要通过膳食获得,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应合理搭配,避免偏食,在此基础上进食一些锌含量较丰富的红肉(如牛肉、瘦猪肉、肝脏等)、海产品(如牡蛎,但不宜大量食用)、鱼类、禽类等。

表 3. 锌元素的参考摄入量

1cdc226cfe7629abd9d4d2f1bfda2a8.jpg

*来源: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 参考摄入量(2023 版)》[4]

单位:mg/d;EAR:平均需要量,RNI:推荐膳食摄入量,AI:适宜摄入量,UL:可耐受最高摄入量

4、维生素 A
图片

维生素A具有维持暗视觉,促进上皮细胞再生,维护皮肤、黏膜和其他组织表面的完整性;同时还有促进生长发育、增强免疫功能、维护生殖功能、影响造血的功能。


为预防维生素A缺乏,建议按照辅食添加原则尽早指导儿童多进食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[7]。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(如乳类、蛋类、动物内脏,以及黄色蔬菜、深色蔬菜和水果中(如南瓜、胡萝卜、西兰花、菠菜、芒果和橘子等)。




表 4. 维生素 A 的参考摄入量900543d38439ead63cbbe97a9e90617.jpg

*来源: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 参考摄入量(2023 版)》[4]

单位:a:μg RAE/d,b:μg/d;EAR:平均需要量,RNI:推荐膳食摄入量,AI:适宜摄入量,UL:可耐受最高摄入量

5、维生素 D
图片

缺乏维生素D可能会导致佝偻病,免疫力下降,频繁生病等情况,影响到宝宝的正常生长和发育,并且与过敏、肥胖等疾病相关,还可能会增加成年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。


紫外线照射皮肤合成是人体最主要的维生素D来源,建议尽早带婴儿到户外活动,但需注意避免强烈阳光直射。对于0-2岁的宝宝来说,通过食物获取的维生素D量相对有限,通常推荐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3制剂。

表 5. 维生素 D 的参考摄入量

a8a25d7261ea7a86a6db07cc1c2357d.jpg

*来源: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 参考摄入量(2023 版)》[4]

单位:μg/d;EAR:平均需要量,RNI:推荐膳食摄入量,AI:适宜摄入量,UL:可耐受最高摄入量


儿童时期的营养状况不仅影响其生长发育,还可能对成年后的健康产生深远影响。因此,确保婴幼儿在关键生长期获得充足且均衡的营养至关重要。


同时,需遵循科学的摄入标准,避免过量或不足,确保总摄入量符合权威指南的推荐范围,从而保障婴幼儿的健康成长。